热点新闻
联系我们
- 电 话:0710-3273469
- 营业范围:杏彩体育合法吗,杏彩平台官网,杏彩平台登录注册
- 联系人:李松文
- 手 机:1320-7250-969
- 公司地址:襄阳市樊城区万洲大道中南市场B3栋27号
首都人民的巨型“冰箱”(组图)
发布时间: 2023-11-25 04:08:33 | 发布作者: 杏彩体育合法吗
老北京的“雪池”和“德胜门”都有冰窖,用以储存农副产品或提供保鲜冰块。但现代意义的冷库在1955年才开工,这座苏联援建的南郊冷库宣告了北京农业物流冷库时代的到来。西南郊冷库(西南郊食品冷冻厂)位于玉泉营桥西,1972年4月开始筹建,到1983年三期冷库的建成,西南郊冷库的总储藏能力达到45000吨,为当时亚洲第一大冷库。
西南郊冷库建立后,在保证首都市场供应、平抑物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被誉为“首都人民的巨型冰箱”。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西南郊冷库逐渐摆脱早期单纯的储存功能,开始向包括食品冷藏、冷链物流、加工屠宰等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在西南郊冷库的远景构想中,这里将形成一个立足北京、面向三北、辐射全国以冷链物流为轴心的现代农产品物流和营销网络体系。
南三环玉泉营桥西,北京东方友谊食品配送公司的大院子北端,紧邻丰台火车站至厂区的铁路线的是被工人们称作“奥库”的小型冷库,“除了保障奥运供应之外”,西南郊食品冷冻厂办公室主任宗金国说,“这里还负责了参与建国六十周年庆典的13万人的食品配送。
在“奥库”以南,三座储量共达45000吨的冷库自东向西依次排开(它们建成于1978年至1983年间),传统的冷库储藏仍在继续。“除去部分保留了国储肉和市畜肉的库容量以外,大部分空间已经出租给来自各地的商户”。这三座冷库东侧紧邻的,便是为吸引商户进驻,而于1998年落成的肉类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大楼,他们当时把这称为“筑巢引凤”——从主要保证首都食品供应安全,到主动面向市场,已逝去了大约20年时间。
1973年,现任西南郊食品冷冻厂动力车间安全员的徐长德初中毕业,进入北京市二商局(现北京二商集团)开办的技工学校学习。
“我学的是刚开办的制冷专业,这个专业的学生都被安排在现在的冷库这片地方,开办的最直接目的之一便是为即将建立的西南郊冷库做基本的人才储备。当时和我们同在这个院子里的,还有1972年组建的西南郊冷冻厂筹建处。在此之前,这片地方则曾经长期作为二商局下属的东风农场”。
1974年,一年学习期满后,徐长德从技校毕业。也正是在这年10月,一期冷库正式破土动工。令他们印象至深的是,七层高的冷库先打好柱子,支起骨架,而安装楼板时则先用千斤顶送到顶层,然后自上而下依次进行。“也就是说,从顶层开始建起。据说,这是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我们不懂建筑施工,但这种方法确实很让人惊奇。”
一期冷库建设的同时,一条专用铁路线也从丰台火车站引入了厂区。而让徐长德包括稍晚些时候入厂的许多职工踏实下来的,还有职工宿舍的建设。在冷库开工之前,一排排宿舍已经建起,1977年起,更是开始动工兴建家属楼和商场、托儿所、职工学校等配套生活服务设施。
“当时提出的是先生活,后生产。”1978年下半年,一期冷库建成试投产前后与400多名新同事一起进入冷冻厂的崔建华对此也记忆犹新:“从进厂那天起,每个职工都有自己的休息室,而在当时,北京居民住房极为紧张,许多人在家里可能都没有自己单独的一张床。”
宗金国说,西南郊食品冷冻厂的筹建和上世纪70年代初北京人口急剧增长,而副食品供应又相对紧张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市场淡旺季供应很不均衡,这既不利于保证首都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也严重制约了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能力。
“当时北京只有(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南郊和西郊两座冷库,规模小,库容量严重不足。所以筹建时,就计划将西南郊冷库建成亚洲最大的冷库,三座冷库分三期进行,总库容量达45000吨。”
最早的筹建处主要由从南郊和西郊冷库抽调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而在随后的建设乃至投产以后,西南郊冷库则调集了全国各地的力量。“这一切有国家商业部出面主持牵头,一切以保证首都的肉食品供应安全为主。”宗金国说。
每年的购销计划由商业部统一制订,具体业务则有北京市二商局下属的食品公司组织并且开展,“购、存、销三个环节截然分开,采购有专门的采购公司,货到北京后,则主要由当时北京的四大菜市场进行分销,西南郊冷库只承担储存任务,尽的是一种单纯的保管责任”。
徐长德也认同这种判断:“和南郊、西郊这种兼带屠宰的冷库不同,西南郊冷库当时的定位就是一个纯粹的分配性冷库,进货、储存然后出货。所以,在最早的几年中,西南郊冷库的库存肉基本上应该是一种战略储备肉。”
宗金国认为,这种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调拨的方式,在当时肉食品相对短缺的情况下,保证了季节性的供应平衡。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西南郊三期冷库建成不久,北京的冷库商品总储量约为10万吨,按当时北京城镇人口总数计算,人均占有冷藏商品数量约为10公斤,而其中4.5公斤即来自西南郊冷库。
1985年左右,随着国内农村经济的放开、肉食品短缺状况的逐渐改变和个体、私营等经营形式的出现,北京市冷藏肉食品的统购统销体制慢慢的开始松动。
1985年,西南郊冷库第一次争取到了一小部分大约500吨库容量的自主经营权,为此,在保证储备肉的前提下,他们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试行自购自销,第一次开始独立主动面对市场。但是,直到1993年,这座亚洲最大的冷库承担的最基本功能仍然是政府冻肉储备、平抑市场物价和保证首都市民“菜蓝子”工程。
1993年,是北京市商业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第一年。随着肉食品市场供应量和供应渠道的增加,政府和市场对西南郊冷库这样的“国库”依赖性已经大为降低,储备肉在西南郊冷库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减少。
而这时,随着鲜肉市场的发展,人们对冻肉的需求也开始急剧下降。这使得冷库自身的销售一度大幅萎缩。“放开了,冷库反倒吃不够了。”宗金国形容这种情况说,“情况最严重的时候,整个三期冷库1.5万吨储量甚至被迫完全停运。”
应对市场的举措在1992年就已经展开。当年,西南郊冷库利用院子里的空地和站台,因陋就简,建起了一大批简易货棚,以低廉的价格出租摊位以吸引摊贩。
“这是我们最早实行建立的批发交易市场,目的是以活跃的市场带动冷库的储藏量,按我们当时的说法是以库带市,以市养库。”宗金国说,“在北京各个冷库中,我们也是最早建立市场的一家。”
1995年,在已经聚拢起炽热的人气的时候,西南郊冷库在简易的露天批发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又开始兴建了一座四层共1万多平方米的批发交易市场大楼。
大量个体摊贩的进入,也带来经营品种和经营方式的改变,品种上从单纯依赖肉食品(其中以猪肉为主),向包括禽畜肉、水产品、蛋奶等在内的多样性发展……
一期工程建成试运营时,招了一大批工人,我就是那时来到冷冻厂的,主要的工作是装卸货。当时进肉,都是切成两扇的大白条,码成摞。四川的猪肉个头小、肉扇分量轻,所以我们工人也最喜欢搬这里来的猪肉。不像山东、河南等地的猪肉,基本上一年才出栏一次,个头很大,一扇肉有时就能够达到300斤,像大门板一样。猪肉冻得硬邦邦的,还好搬一点。天暖和的时候,肉扇子软软的,尤其难搬。
每年一进入腊月,是冷库进肉最集中的时期。不分车间,不分工种,也不论干部和普通职工,都得投入到卸货工作中。这段时间也是最辛苦的时候,有时连着几天不合眼,经常能清楚看到有的职工抱着扇猪肉就睡着了。暂时没活的时候,大家也都在休息室随时待命,哪怕年三十晚上也是这样。
过去,西南郊冷库承担的主要是一个储存和保管功能,战略储备的意义更强,直到80年代,市场放开以后,在保证储备的前提下,才逐渐扩大了经营自主权。不过,储备肉现在在我们的冷库中仍占一定的比例,分为国储肉和市畜肉两种,这在平抑物价方面常常能发挥很关键的作用,所以西南郊冷库在某一种意义上也是“国库”。
因为这一点,过去我们这儿还一度设为三级保密单位,进门必须靠证件,职工有工作证,家属有家属证,来访还得有介绍信或者证明。所以,那时我们这个院子其实非常安静,进进出出的就是出货车。后来尝试扩展经营和实行冷库外租以后,院子的气氛才有了明显的改变,来谈生意的客户、做买卖的租户逐渐多了起来。
对于冷库来说,我们车间提供着动力源。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设备检验测试、更新改造等,保证冷库所需要的库温,否则温度波动,影响食品安全质量,就是很大的安全责任。近些年,适应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趋势,我们也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更多地考虑怎么节能减排。
比如,过去我们主要是依靠水力制冷,现在每年10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天气比较冷的时候,我们都换成风力制冷。水冷过去都是一次性耗水,现在则采用立体水冷,使用循环水。以前我们院子里面有两个储水量300多吨的露天凉水池,蒸发量就很可观,而且每年还得清理两次池沉淀的泥沙,浪费很大。采用循环水以后,这两个池子已经填掉了。用电方面,比如在夏天,热负荷比较大的时候,我们也会主动避开用电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