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平台官网登录注册营业范围:襄阳冷库,襄阳冷库安装,襄阳冷库设计,襄阳冷库公司,襄阳冷库维修,襄阳制冷设备

杏彩体育合法吗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320-7250-969
速冻冷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速冻冷库
杏彩体育合法吗:华康医疗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华康医疗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 2024-04-28 22:56:07 发布作者: 杏彩体育合法吗 电 话:0710-3273469 联系人:李松文 手 机:1320-7250-969

联系方式1:1320-7250-969 联系方式2:0710-3273469

产品详情

  2023年是中国经济新时代的起点,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国内经济处于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型时期。新征程下,全方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步伐进一步提速。为此,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服务的品质和加强高质量医院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成为重中之重。同时,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与健康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各项完善医疗行业发展的政策持续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新阶段健康领域改革发展的目标、方向和举措,全国各地医院建设势头迅猛,新、改、扩建需求不断增加。

  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提出进一步建立评估机制,研究形成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数并进行年度评估。新阶段有新要求,2023年,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成为深化医改的首要任务。为了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统筹推进。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7.1万个,较上年提升3.68%,其中医院3.9万个,较上年提升5.41%,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1.6万个,较上年提升3.67%;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2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26个,较上年提升1.21%。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020万张,较上年提升4.62%,其中医院800万张,乡镇卫生院151万张。

  202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推动城乡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补短板强弱项的通知》,提出抓好常态化分级分层分流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支持县级医院能力建设,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

  2023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形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23年3月,财政部发布《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其中公布2023年的主要收支政策。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预算支出为24,211亿元,相比2022年增加了近1,670亿元。医疗方面,2023年要支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安排财力补助资金1,700亿元、使用2022年权责发生制结转资金300亿元,重点向县级财政倾斜。

  2023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利用3年时间,在全行业进一步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政府监管、机构自治、行业参与、社会监督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多元共治机制,进一步巩固基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2023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2023年下半年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和工作安排。要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推进医药领域改革和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六个方面着手,不断将深化医改向纵深推进。

  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4年6月底前,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到2025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力争全国90%以上的县(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

  2024年1月,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明确任务目标,坚持结果导向,推动“人员、技术、管理、服务”四个下沉,促进资源共享;要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水平,方便群众利用服务,促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7亿人,比上年末增加约0.17亿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1.07%,比重较上年提升1.27%;2023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

  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城镇化的进程催生城镇人口大集聚及医疗资源的日益紧张,将促进医疗机构数量的增加,各地积极推动的新医院、大型医学中心建设,存量医院的升级改造也迅速增加。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一万亿元增加到二万八千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同时明确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2024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2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3,278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占R&D经费支出比重为6.65%。

  近年来,我国就对相关使用目的的实验室基础设施、技术能力和实验用途提出更加规范的要求,进而提高了实验室安全、环境控制、运行能耗的技术要求,促进行业优胜劣汰和健康发展。

  2016年1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门印发《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5年)》,以此指导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布局、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的建设水平,增强生物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成我国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以四级实验室和公益性三级实验室为主要组成部分,吸纳其他非公益三级实验室和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建成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

  2018年6月22日,科技部联合财政部两部门发文《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布局合理、引领发展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到202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全面建成,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2020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颁布《关于印发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的通知》,提出要实现每省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三级(P3)水平的实验室,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二级(P2)水平的实验室。

  2021年3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面,要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在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方面,要加强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

  2022年2月,农业农村部颁布《“十四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按照“国家级评估中心—专业性(区域性)评估实验室—基层实验站及观测点”架构,加强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布局,重点建设1个国家级中心、50家实验室、50个基层实验站点。

  2022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关于推进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意见》,从规划布局、功能定位、动态管理、研究重点、资源整合方面制定了5项重点任务、3条保障措施,不断促进产业发展,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2023年2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的通知,要求高校建立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实验室教学、科研活动安全准入制度,保障实验室安全条件等。

  随着国家科研投入的增加、利好政策的不断落地,相应的实验室建设行业市场规模也将随之增长。实验室建设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02.0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432.6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4%。预计到2027年,中国实验室建设行业的市场将达到623.0亿元,2022年到2027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6%。

  科技创新的日益精进催生更多行业对现代化实验室产生需求,实验室建设的项目量不断增长,实验室建设要求的提高以及投入额的增加不断推动着行业的发展。目前形势下,实验室建设意义非凡,在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和核心技术上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亟待优化、医疗服务效率有待提高。在此背景下,智慧医疗以卓越的技术创新优势,成为健康产业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智慧医疗作为发展智慧城市和实践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点内容,是深化医改和服务群众的有力支撑,是产业补充和完善监管的积极探索,是模式转变和现代治理的重要途径,是创新驱动和经济增长的潜力领域,对合理优化健康产业资源配置、提高健康产业供给质量与效率、提升民众获得感、早日实现健康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公司在智慧医疗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包括特殊科室智能化系统、大楼智能化系统、医院信息化系统等。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诊疗决策支持系统,开展智能医学影像识别、病理分型和多学科会诊以及多种医疗健康场景下的智能语音技术应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2019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制定的《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指出,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2022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规划强调进一步夯实全民健康信息化新基建,培育卫生健康服务新业态,提升卫生健康行业发展新动能,构建数据要素治理新格局,努力实现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新局面。到2025年,初步建设形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领先,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公司率先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开创性地推出全院信息化系统、特殊科室智能化系统、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物联网系统、IT软件开发及自控柜研发等。旨在拓展医疗智慧信息化、特殊科室智能化等数字场景综合解决方案。

  目前,医疗净化系统集成服务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行业内企业洁净技术水平与项目实施能力参差不齐,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领军企业较少。

  医疗净化系统行业包括项目平面布局规划与设计、实施、定制化设备的研发生产、运维服务等多个方面。上游主要为医疗净化系统材料、设备和施工分包供应商、医疗设备供应商。本着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医疗净化系统行业内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之间均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医疗净化系统行业下游主要为医院、高校、疾控中心、检验检测机构等,为本行业的服务对象,对本行业提出需求,由本行业内企业来完成相关的净化系统集成服务。

  上业供应商提供空气净化设备、装饰建筑材料、医疗设备、医用耗材、自动控制系统等,如空气过滤器/网、初效/中效过滤器;蒸汽灭菌器、消毒器;装饰装修材料;机电设备等,其价格直接影响本行业的成本,对本行业企业的利润有较大影响。此外,人力成本的上升,也会增加净化系统行业的业务成本,对行业的盈利能力产生较大压力。

  医院、高校、疾控中心、检验检测机构是医疗净化系统最主要的下游客户,其发展对本行业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水平、预防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补齐医疗服务短板,我国政府将会加大医疗卫生投入作为刺激内需的重要措施,这将促进医疗净化系统行业在该领域的快速发展。

  随着医疗洁净技术的不断进步,下游医疗服务行业对医疗净化系统行业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对净化系统项目的设计水平、建造工艺、净化设备、装饰材料等方面会提出新的要求,这将推动医疗净化行业内企业不断研究开发新技术、运用新工艺,以适应市场需求的转变。

  公司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家医疗专项与实验室集成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致力于为医院、高校、疾控中心、检验检测机构等单位提供一站式全过程专业技术服务和全周期客户服务,主营业务包括医疗专项与实验室集成化服务,智慧医疗集成化服务,医疗专项工程售后整体运维托管,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医疗耗材的贮存、销售、第三方配送。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相关行业资质。公司在医疗净化系统领域形成了技术专利多项,先后承接全国多家三甲以上医院医疗净化系统项目。公司主编及参编了多项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参建项目多次获得“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等奖项。公司始终聚焦医疗感染细分领域市场,加大洁净技术领域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医疗专项方面: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平均每年约312.68亿市场规模,按照公司2023年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收入135,051.15万元,市场占有率约4.32%;按照公司2023年中标金额20.39亿元计算,公司市场占有率约6.52%。

  实验室方面:中国实验室建设行业市场较为分散,能为实验室用户提供从规划设计、系统集成、设备配置到运维等一体化服务的企业很少。公司拥有丰富的净化集成实施能力,具备实验室业务规划设计、环境控制系统集成、运维等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业务布局,积极组建实验室团队,开拓实验室业务,并获取4.2亿实验室项目订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156.54万元,同比增长34.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33.03万元,同比增长4.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84.44万元,同比增长1.39%;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736.03万元,同比增长45.23%;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31%,较上年同期下降0.45%。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89,046.96万元,较期初增长22.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5,391.63万元,较期初增长6.12%。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和医疗耗材销售,本报告期顺利交付项目共计37个,截止到本报告期期末,公司在手订单22.11亿,主要为医疗净化集成业务订单,其中:医疗专项订单15.92亿;实验室订单4.2亿。

  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类别包括:医疗净化系统集成(报告期收入135,051.15万元,占营业收入84.32%);医疗设备销售(报告期收入9,140.55万元,占营业收入5.71%);医疗耗材销售(报告期收入13,323.59万元,占营业收入8.32%);医疗净化系统的运维服务(报告期收入1,743.95万元,占营业收入1.09%)。

  公司的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系为各类医院、高校、疾控中心、检验检测机构等单位提供洁净室工程技术服务,包括专业设计、组织施工计划、施工管理、配套设备采购安装、项目交付等综合服务,主要应用于手术部、ICU、消毒供应中心、医学实验室、生殖助孕中心、层流病房、静配中心、负压隔离病房等特殊科室。

  围绕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以及相关特殊科室,公司也配套部分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医疗设备销售以外购为主,自主生产为辅。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医疗器械及设备主要包括无影灯、吊塔、吊桥等。公司具有Ⅰ类、Ⅱ类、Ⅲ类医疗器械(含688冷藏、冷冻体外诊断试剂)销售资质,销售的主要外购医疗设备产品为无创呼吸机、血液治疗机、DR设备、超声内镜、16层CT、经颅磁治疗仪、超声微探头等。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医疗净化系统集成,围绕医院客户的医疗耗材需求,公司整合市场资源开拓医用耗材的销售和仓储物流。公司拥有现代化的仓储物流配送系统,配备了专业的条形码信息系统和物流进销存管理系统,有效实现了试剂产品的效期和批次管理;配备了专业的冷链仓储和运输设备,包括阴冷库、冷藏库、冷冻库和冷藏/冻车,以满足试剂产品储存对温度和湿度的严格要求,确保产品质量。

  医疗净化系统运维服务是公司在医疗净化系统实施过程中,根据医院实际需求而提供的一种有偿运维服务,并向客户收取服务费。公司面向大中型综合医院,提供的运维服务主要包括医疗净化设备的维修、保养、升级改造,空调系统消毒杀菌,净化系统远程报警等。

  公司主要通过为客户提供医疗净化系统集成服务,以及销售相关医疗设备、耗材产品获取利润。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取医疗净化系统项目订单,通过组织人员根据合同要求设计医疗净化方案,组织实施方案,并提供售后运营维护管理。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净化空调、净化装饰材料、医疗器械及专用设备、电气系统、医用气体系统、信息化系统等。公司依据项目合同需求进行原材料采购,严格控制原材料采购的质量及时间点。公司通过多渠道拓展合格供应商,避免单一货源,积极实施供应商评审考核制度,每年对供应商库进行更新和淘汰。通过合格供应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不仅保证了公司原材料采购的质量和时效性,而且避免了价格波动过大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公司要求采购员在设计图纸完成后,提前介入询价,降低采购成本。

  公司医疗净化系统集成项目主要通过施工分包方式采购现场劳务用工。公司选择劳务供应商时,首先选择具有资质的劳务供应商,综合考虑劳务供应商过往承接的项目经验、口碑,以及是否具有成建制的长期劳务队伍,工期是否匹配等因素,决定是否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在劳务价格确定方面,公司参照国标定额(湖北),结合公司历年来的实际经验,建立了公司的劳务定额标准,并定期进行调整。

  未来,公司将围绕以“医疗专项与实验室集成化整体解决方案”为主,以“智慧医疗集成化服务,医疗专项工程售后整体运维托管,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医疗耗材的贮存、销售、第三方配送”为辅的“二主三副”的业务布局,依靠在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的技术优势,向医院智能化工程、中央空调(平疫结合)工程、物流传输系统、放射防护工程、污水处理等医疗专项工程不断拓展。公司将积极响应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要求,加快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夯实战略定力,全力促进稳健发展,年度总中标金额突破20亿;在“两主三副”战略布局的指引下,打造出浙大一医、四川华西、山东齐鲁、深圳光明等诸多标杆案例,收获了“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等重量级奖项,在全国市场竖起了口碑旗帜,成为医疗专项集成的行业标杆,学术交流现场观摩的基地;公司深耕技术、坚持创新,先后成为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全国实验室建设发展管理创新大会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室建设发展分会年会和高质量医疗建筑设计大会的首席战略合作伙伴,主编及参编了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近40项,携手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伙伴单位,向行业“无人区”进发,精进行业标准化、规范化。

  2023年各部门各条线领导干部的周碰头会、半月腾讯会议、部门月度小结、公司季度经营分析会,已成为自觉的标准行动,对计划目标的动态监管,及时合理调整公司资源配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公司成立以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内审部为成员的质询委员会,定期召开各条线季度经营分析质询会,分析公司经营动态情况,对照考核目标分析问题,群策群力出具解决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反思,及时配置调整资源。

  2023年5月,公司实验室事业部设立,尝试一条龙管理模式;2023年下半年,公司研究院设立,与高校携手共进,跟踪前沿科技,为公司未来发展蓄能;10月公司成本中心前后端业务融合,尝试缩短业务链条,提升员工综合能力,同时,公司设立精细化运营管理部,为实现获取分享制赋能。公司组织结构调整充分贴近市场规律,机制灵活,因应而变。

  为不断增厚技术含量,保持长久的市场竞争力,本年度申报了20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取1项发明专利;申报了2023年技术标准项目资助奖励资金、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与优势企业补贴、2023年省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第三批)、科技创新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励资金等政府补贴共计256.06万元;获得了就业补贴、失业保险基金共计45.63万元。

  为医疗专项定制化产品服务的子公司医疗板饰面涂装产线量产达标,优于国标、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化医用刷手池等一批研发产品投放市场,深受用户喜爱。公司荣获2023武汉民营企业科技创新50强,并在2023年湖北省建设工程BIM大赛中获评“优秀成果”奖。

  公司深挖人才“蓄水池”,与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产教研一体化融合;2023年6月,公司正式获批副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权,并于11月底完成了第一批人才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截止2023年年末,公司员工1,921人。

  公司高度重视组织能力的建设,随着公司快速发展,组织规模日益壮大,从组织形态、流程设计、文化建设、绩效管理、薪酬激励等诸多方面着手进行变革和优化,实行以“区域营运中心”为依托、以“兜底人”为龙头、基于“项目”核心的深度纵向管理,提升项目执行效率、提高项目净利润率,为客户提供更及时、周到、个性化的服务。

  公司始终坚持以“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注重人才梯队培养,持续建设多元化的人才储备,通过采取校企深度合作,推行“松苗”计划、新人“面对面”培训、干部“轮岗”、“竞聘”等一系列措施,完善培训体系、晋升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等,公司已建立与发展相适应的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对公司稳定人才队伍、提高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进一步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落地,以提升员工的成长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公司拥有一支较强的技术研发团队,能够深刻理解和把握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公司内部具有良好技术研发氛围,技术实力较强,能够为各类医院量身定制临床科室医疗净化系统服务,业务范围覆盖洁净手术室、负压病房、ICU、PCR实验室等重点洁净临床科室。

  公司通过不断创新,掌握了新风采集及过滤技术、节能型二次回风技术、新风深度除湿节能技术、净化机组一拖多系统独立控温技术、洁净手术室全景监控技术、洁净手术室标本可视技术、洁净科室医用气体报警技术、自动高温排水降温处理技术、四管制冷热源节能技术、医用真空吸引排气消毒灭菌技术等核心技术。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58项、外观设计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4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2项。

  截至2023年末,公司主编及参编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近40项。公司受邀以主编名义编制《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评价标准》、《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建设标准》,以副主编名义编制《应急医疗设施工程建设指南》,以参编委员的名义编制《按粒子浓度划分空气洁净度等级》、《传染病医院设计指南》、《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监测》、《绿色智慧医院建设实用技术手册》、《生物安全设施技术导则》(JH/CIE031-2017)、《化学污染控制技术导则》(JH/CIE028-2017)、《中医医院建筑设计规范》、《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建设标准》、《医院电气与智能化设备技术标准》、《医用洁净室装饰材料技术标准》、《医用气体系统理论与操作》、《数字一体化复合手术室建设指南》、《医院骨髓移植病房建设标准》、《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建筑与装备标准》等多个行业标准及指导性文件。其中深圳市生物与工业洁净行业协会组织主编的《洁净工程项目定额》是我国净化行业首次规范其成本消耗量计量计价的标准,公司主编了相关医疗净化章节。

  公司坚持技术先行,招采先行,开发一批医疗净化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厂商,采取与厂商联合攻关、与高校联合创新等形式,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扩展实验室领域的专业技术服务。

  公司注重质量管理,在项目实施和运营过程中,严格推行项目标准管理,加强质量管理:质量安全部不定期地对实施中项目进行安全施工、工程质量等检查及考核;践行质量管理“十条”:在项目中推行样板工艺、样板间先行;制定保证质量、创立奖项的计划等。

  公司参建的项目荣获了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科技示范工程、湖北省优质建筑装饰工程(楚天杯)、中国安装之星等国家级、省级、行业优质工程奖,形成了良好的品牌项目优势。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所承建项目获得“国家级”奖项22项、“省级”奖项31项。

  构建科学的内部竞争机制,推动营销体系的变革与创新。公司建立并培育成熟了一批综合素质过硬、有发展潜力的销售人员充实营销团队,辅以人才正向流动机制,优胜劣汰;公司整合内部资源,为营销团队提供全过程支持服务;同时,营销中心定期举办培训活动,提升销售团队业务能力。

  公司通过多年行业经验积累,创新服务模式,向大中型医院客户提供优质、全方位的24小时“保姆式”运维服务。公司在“区域营运中心”网点及重点区域成立售后团队,最大限度满足医院的后续个性化服务需求。为全方面提升服务满意度、打造服务品牌形象,公司持续进行售后运维管理系统平台开发及应用,为医院提供优质解决方案。

  公司通过服务模式的创新,提升大中型医院的满意度,也扩大了客户来源渠道,延伸了医疗净化系统产业链,增强了客户粘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156.54万元,同比增长34.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33.03万元,同比增长4.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84.44万元,同比增长1.39%;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736.03万元,同比增长45.23%;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31%,较上年同期下降0.45%。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89,046.96万元,较期初增长22.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5,391.63万元,较期初增长6.12%。

  2024年,公司继续围绕以“医疗专项与实验室集成化整体解决方案”为主,以“智慧医疗集成化服务,医疗专项工程售后整体运维托管,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医疗耗材的贮存、销售、第三方配送”为辅的“二主三副”的业务布局,深耕净化主业,以优质客户为导向,抓住国家科学技术创新的“科教兴国”战略机遇,跟踪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拓展实验室领域,优化项目过程管理,缩短项目交付工期,以提升质量创建品牌为战略,以净利润和回款作为抓手,着眼高校科研院所及生物医疗实验室集成业务,促进医疗净化行业健康发展。

  公司成立研究院,加强创新型课题研究,综合利用各行业技术和产品优势,精准解决医院痛难点;打造产学研联合体,从“产品输出”转变为“产业输出”,引领行业绿色发展;通过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持续进行技术改造及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动,加强实验室建设已成为国家、社会、产业界的共识和战略聚焦,而蕴含在实验室建设中的环境控制系统集成则是决定实验室运行性能、安全和效率的关键。公司十余年来致力于洁净医疗净化集成业务,在医院净化集成项目建设中,有丰富的洁净系统集成经验,具备实验室业务环境控制系统集成能力。2023年,公司组建实验室团队,并获取超4亿的实验室订单,实验室业务实现跨越式突破,未来二至三年公司将积极拓展实验室业务,重点发展高校科研实验室、动物实验室这两类实验室客户。

  公司智能信息化业务涉及全院信息化系统、特殊科室智能化系统、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物联网系统、IT软件开发及自控柜研发。其中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及数字化手术室系统可实现手术室多屏显示各类信息、手术设备与信息化的系统集成、手术过程追溯、远程示教及会诊等功能。未来公司将聚焦主业,以医疗(智慧医院)和实验室相关的智慧信息化项目为主,将智能化和信息化专项一起纳入医疗专项EPC,针对有个性化需求的创新系统进行研发。

  公司通过多年行业经验积累,创新服务模式,向大中型医院客户提供优质、全方位的24小时“保姆式”运维服务。公司在“区域营运中心”网点及重点区域成立售后团队,最大限度满足医院的后续个性化服务需求。为全面提升服务满意度、打造服务品牌形象,公司持续进行售后运维管理系统平台开发及应用,为医院提供优质解决方案。公司通过服务模式的创新,提升大中型医院的满意度,也扩大了客户来源渠道,延伸了医疗净化系统产业链,增强了客户粘性。

  公司特殊科室医疗配套产品如:无影灯、吊桥吊塔、镀锌风管、医用消声器等主要为自主生产,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公司计划新增生产线,提高产能,进一步增强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及医疗配套产品的供应能力。基于多年的行业深耕,公司服务的客户体量不断增大,医疗耗材销售业务规模大幅增长,对公司现有医疗耗材仓储及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围绕医院客户的医疗耗材需求,公司整合市场资源,计划将在武汉、孝感分别建立耗材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通过构建智能化物流仓储体系,提升公司辐射范围内耗材物流配送协调效率,实现区域市场的进一步扩张。

  公司坚持技术先行,设立创新研究院专班,扩展实验室领域的专业技术服务,瞄准高等级检测检验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大力推动公司信息化建设,锚定未来五年信息化建设规划。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依靠在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的技术优势,向医院智能化工程、中央空调(平疫结合)工程、物流传输系统、放射防护工程、污水处理等医疗专项工程不断拓展。

  (1)多措并举,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采取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出一批综合素质过硬、有发展潜力的营销人员充实销售队伍,辅以人才正向流动机制,优胜劣汰,构建科学的内部竞争机制,推动营销体系的变革与创新。

  (2)公司将凭借医疗净化系统业务的行业积累,在医疗专项工程、实验室净化系统集成服务、配套医疗设施销售及医院净化售后运维等方面向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进一步推进相关业务的开拓与发展。

  (1)优化采购供应链渠道,建立医疗净化生态圈,与若干供应商建立长效、互信、互利的上下游业务链,形成有战斗力、有口碑、有效益的链群。

  (2)交付管理上狠抓“兜底人”建设,攻关蓬勃兴起的提质改造项目难点,吸收融入邻近行业的前沿技术及工艺,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无忧售后服务。

  (3)中后台支持部门进一步下沉一线,为一线项目服务、与客户面对面服务,并从薪酬安排、晋级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合理安排项目交付工期,控制节奏,加强质量巡检及考核,确保过程精品,确保安全、环保、消防、职业健康责任落实。

  (4)加强公司运营管理,由财务部、精细化运营部及内审部组成“后台铁三角”团队,打造公司运营铁三角管理思路,明确三部门分工,并围绕公司运营提供各层级动态的经营管理分析。初步建立起基于获取分享制的分板块、分部门的内部核算体系,落实公司级、部门级两级“费用预算管理及执行”。

  (1)从“全过程专业技术服务”提升为“全生命周期客户服务”,加强全员服务理念,聚焦客户,用心为客户提供服务,从而提升公司的整体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参加行业展会、交流会及政府、专业机构举办的研讨会,向潜在用户传递公司的理念和价值、推介公司的产品和方案、展示公司的专业的实力,从而提升华康医疗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1)加强党建工会建设,组织员工喜闻乐见的群体活动,培养发展优秀员工加入党组织,经考核符合条件的预备党员及时转正,筹划第二党支部建设,提高单身员工生活质量,继续充实、落实好“员工永续发展计划”。

  (2)积极担当社会责任,继续支持,并跟踪已赞助的助医助学基金的落实,总结捐赠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规范捐赠及扶贫工作,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3)坚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包括产品质量与安全、保障员工权益、供应链责任、努力建设和谐社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向社会传递温暖;持续强化公司治理,持续加强组织与赋能价值的建设和运作。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由于公司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相关合同约定的回款周期较长,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包括合同金额、增补签证款,合同金额按进度在完工时累计收取70-80%,合同金额的15-25%在业主审计结算完成后收取,剩余合同金额3-5%的质保金在质保到期后收取,审计结算周期通常为2年左右,质保期通常为2-5年。同时,增补签证收入约占项目总收入的4%左右,增补签证款在审计结算后随竣工结算款收取。因此,公司当年营业收入除进度款外,形成较长周期的应收账款,通常此部分应收账款的回款周期约为2年(其中质保金回款期为2-5年)。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内大中型公立医院,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通常按照合同约定,项目完工时,工程进度款应累计收取至合同金额的70%-80%。但实际执行中,受政府财政资金支付安排、公立医院支付审批流程复杂等影响,实际回款期较合同约定更长。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对应收账款的坏账及应收票据承兑风险进行充分预估,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控制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依据公司实际情况建立了对不同类型客户的货款回收信用期限,公司的货款催收与考核绩效相挂钩,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确保及时回收应收货款,避免坏账风险。

  由于公司从事的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具有典型的资金密集型特性,在前期项目招标、合同签署履约、项目设计、设备和材料采购、施工分包、项目维修质保等多个环节需要大量资金,而项目进度款、竣工结算款等回收时间较长,导致报告期内销售当年回款情况较差。近年来,公司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快速发展,承接的净化项目在规模和金额上不断增加,使得公司需要先期垫付的资金额不断增加。未来,如果客户不能按时结算或及时付款,未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可能持续为负,公司将面临营运的压力,从而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应对措施:公司加强全面预算管控,继续坚持提高新项目立项标准,强化现金流优先理念,加速对已建项目的确认和进度回款,将实现现金流自我平衡作为项目立项重要条件;公司财务部基于各成员企业的现金流量预测结果,在公司层面持续监控公司短期和长期的资金需求,以确保维持充裕的现金储备;同时持续监控是否符合借款协议的规定,从主要金融机构获得提供足够备用资金的承诺,以满足短期和长期的资金需求。

  随着医疗健康领域发展,更多的市场参与者进入净化行业,导致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如未来行业需求、市场竞争格局、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不确定性、下业客户受产业政策或周期性波动影响以及客户需求变更可能会使公司项目成本或费用提高,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将存在下降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通过提升解决方案的执行能力、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持续进行产品技术创新,增加客户粘性等方面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将不断加大开拓市场力度,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提升自身整体综合竞争力;多产业布局,拓展实验室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以实现公司收入稳定增长及持续盈利能力。

  经过十多年的研发和实践,公司已积累了洁净送风回风、气密性检修口、层流送风、定风量压差等多项净化系统专利技术及信息化集成技术。随着洁净技术水平的慢慢的提升,医院智能化、信息化的不断提升,若公司未来新技术的研发失败或技术研发方向偏离主流市场需求,则会导致较高的经营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保持对行业的持续关注、对新技术应用的敏感性,不断加大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等方向的投入,积极引进行业内有经验的研发人员,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为公司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高新发展: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已终止,后续能否继续推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风险

  已有86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325.01万股,占流通A股6.51%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0.27元。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5465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51.75%,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